办公室消防装修报警线路的施工验收标准主要依据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 50166 等相关标准,以下是具体内容:
资料审查标准
施工图纸:具备完整的施工图纸,包括系统图、平面图、接线图等,图纸应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,且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。
设备材料清单:有详细的设备、材料清单,清单内容应包括设备型号、规格、数量、生产厂家等信息,且与实际使用的设备、材料一致。
产品质量证明文件:报警设备、电线电缆、线槽线管等材料应具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,如产品合格证、检验报告等,证明产品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。
施工记录:有完整的施工记录,包括线槽线管安装记录、电线电缆敷设记录、设备安装记录、接线记录等,记录应详细、准确,能够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。
调试报告:提供系统调试报告,报告内容应包括单机调试记录、系统联动调试记录等,记录调试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测试结果和设备的运行情况。
线路敷设验收标准
线槽、线管安装
安装牢固:线槽、线管应安装牢固,无松动、变形现象,固定点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,在直线段上,固定点间距一般为 1.5-3m,在转弯、分支处等位置应适当加密。
排列整齐:线槽、线管应排列整齐,横平竖直,其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规范允许值,水平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 2mm,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 3mm。
连接可靠:线槽、线管的连接应牢固可靠,接口处应平整、严密,不应有缝隙,采用套接方式连接时,套接长度应不小于线管外径的 2 倍。
接地良好:线槽、线管应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不应大于 4Ω。
电线电缆敷设
绝缘性能: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,采用 500V 兆欧表测量,线间和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20MΩ。
敷设规范:电线电缆应在线槽、线管内敷设,不应有外露现象,在同一线槽或线管内,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用途的电线电缆应分开敷设,如确需敷设在同一线槽或线管内,应采用隔板隔开。
预留长度:在报警设备、接线盒等位置,电线电缆应预留适当长度,一般预留长度为 150-300mm,以便后续接线和维修。
设备安装验收标准
探测器
安装位置: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距墙壁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.5m,距空调送风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.5m,在宽度小于 3m 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时,宜居中安装,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0m,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5m。
安装牢固:探测器应安装牢固,不得倾斜,安装在轻钢龙骨吊顶上时,应采取加固措施。
报警功能:探测器应能正常工作,在试验烟或温度达到设定值时,应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。
手动报警按钮
安装高度: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 1.3-1.5m,且应安装牢固,不得倾斜。
触发功能:手动报警按钮应能正常触发,按下按钮后,报警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到报警信号,并显示报警位置。
声光报警器
安装位置:声光报警器应安装在明显且便于人员观察和听到的位置,如疏散通道、楼梯口等,安装高度一般距地面 2.2-2.5m。
声光功能:声光报警器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,应能发出清晰的声光报警信号,声压级应不小于 60dB,在环境噪声大于 60dB 的场所,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 15dB。
系统功能验收标准
报警功能:当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或手动报警按钮被触发时,报警系统应能在 30s 内发出报警信号,准确显示报警部位,并启动相关的声光报警设备。
联动功能:报警系统应能与消防广播、防火卷帘门、消防电梯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其他消防设备实现联动控制,在发生火灾时,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自动启动或停止相关设备,实现消防设备的协同工作。
故障报警功能:当报警系统出现故障时,如线路断路、短路、设备故障等,系统应能在 100s 内发出故障报警信号,准确显示故障部位,并记录故障信息。
备用电源功能:报警系统应配备备用电源,当主电源断电时,备用电源应能自动投入使用,确保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正常工作,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8h。